開心果(阿月渾子)
開心果是一種干果,看樣子有點像白果,但由于它常常是開裂有縫而與白果不同。開心果是漆樹科黃連木屬的阿月渾子的果實,其拉丁學名應是Pistacia vera 。這個種是由瑞典植物學家林奈于1753年,在他的《植物志種》一書中發(fā)表的。《中國植物志》收入了這個種。據(jù)記載該種的形態(tài)特征是一種小喬木,高5~7米,奇數(shù)羽狀復葉,有小葉3~5個,但常為3個。小葉卵形或闊橢圓形,長4~10厘米,寬2.5~6.5厘米,全緣。圓錐花序長4~10厘米。 雌雄異株,雄花有花被片3~5,大小不等。雌花花被片3~5,膜質。子房卵圓形,果實較大,長圓形,長約2厘米,寬約1厘米。先端急尖,熟時呈黃綠色或粉紅色。
阿月渾子又名“開心果”、“無名子”,主要產(chǎn)于敘利亞、伊拉克、伊朗、前蘇聯(lián)西南部和南歐。我國新疆亦有栽培。
由于阿月渾子非我國原產(chǎn),傳入我國也僅在邊遠地區(qū),故內(nèi)地多不熟悉,而在敘利亞等國則很普遍。傳說公元前3世紀,亞歷山大遠征到達一荒無人煙的地區(qū)時,軍隊糧草成了大問題。但是天無絕人之路,士兵們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山谷中長滿了一種樹,果實累累,他們試著采此果充饑,結果發(fā)現(xiàn)此種果實不僅能吃,而且有股香味,吃后使人精力充沛,體格強健。由于這一重要發(fā)現(xiàn),軍隊不僅沒被拖垮,還打了勝仗。
又據(jù)傳公元前5世紀,波希戰(zhàn)爭時,波斯人就是全靠食阿月渾子才使軍隊精力旺盛,連打勝仗的。當時波斯牧民在游牧時,必身帶足夠的阿月渾子,才進行較遠的遷移生活。
為什么阿月渾子對人有強壯作用?我們見到的開心果,外面那層硬皮為果皮,里面即為種仁,有一層薄的種皮,種仁烤制后有香氣,即我們吃的那部分,且越嚼其香味越濃,余味無窮。阿月渾子營養(yǎng)豐富,其種仁含蛋白質約20%,含糖15%~18%,還可以榨油。果仁還含有維生素E,有抗衰老的作用,能增強體質。古代波斯國國王視之為“仙果”,不是沒有道理的。
阿月渾子之名始見于《本草拾遺》,此書成于8世紀,可見千多年前阿月渾子已傳入我國。《本草拾遺》中記曰:“阿月渾子味溫無毒,主治諸痢,去冷氣,令人肥健?!笨梢娗昵?,古人即知此種果對人有保健作用?!逗K幈静荨分幸灿涊d了阿月渾子可主治腰冷、陰腎虛弱之癥的功能。
據(jù)說阿月渾子最早產(chǎn)于土耳其,公元前1000年左右即已由人工栽培。后來傳到伊朗、阿富汗、敘利亞?,F(xiàn)在美國栽培很多。
- 為最佳答案評分?
-
好 100% (1)
-
不好 0% (0)
- (目前有 1 個人評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