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識庫標簽:
|列兵
烏龍茶,亦稱青茶、半發(fā)酵茶,以本茶的創(chuàng)始人而得名。是我國幾大茶類中,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。烏龍茶的產生,還有些傳奇的色彩,據《福建之茶》、《福建茶葉民間傳說》載清朝雍正年間,在福建省安溪縣西坪鄉(xiāng)南巖村里有一個茶農,也是打獵能手,姓蘇名龍,因他長得黝黑健壯,鄉(xiāng)親們都叫他“烏龍”一年春天,烏龍腰掛茶簍,身背獵槍上山采茶,采到中午,一頭山獐突然從身邊溜過,烏龍舉槍射擊但負傷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,烏龍也隨后緊追不舍,終于捕獲了獵物,當把山獐背到家時已是掌燈時分,烏龍和全家人忙于宰殺、品嘗野味,已將制茶的事全然忘記了。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著炒制昨天采回的“茶青”。沒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鮮葉,已鑲上了紅邊了,并散發(fā)出陣陣清香,當茶葉制好時,滋味格外清香濃厚,全無往日的苦澀之味,并經心琢磨與反復試驗,經過萎雕、搖青、半發(fā)酵、烘焙等工序,終于制出了品質優(yōu)異的茶類新品----烏龍茶。安溪也遂之成了烏龍茶的著名茶鄉(xiāng)了。
烏龍茶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制法,其品質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,既有紅茶濃鮮味,又有綠茶清芬香并有“綠葉紅鑲邊”的美譽。品嘗后齒頰留香,回味甘鮮。烏龍茶的藥理作用,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、減肥健美等方面。在日本被稱之為“美容茶”、“ 健美茶”。
形成烏龍茶的優(yōu)異品質,首先是選擇優(yōu)良品種茶樹鮮葉作原料,嚴格掌握采摘標準;其次是極其精細的制作工藝。烏龍茶因其做青的方式不同,分為“跳動做青”、“搖動做青”、“做手做青”三個亞類。商業(yè)上習慣根據其產區(qū)不同分為:閩北烏龍、閩南烏龍、廣東烏龍、臺灣烏龍等亞類。烏龍茶為我國特有的茶類,主要產于福建的閩北、閩南及廣東、臺灣三個省。近年來四川、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。
烏龍是茶由宋代貢茶龍團、鳳餅演變而來,創(chuàng)制于1725年(清雍正年間)前后。據福建《安溪縣志》記載:“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發(fā)明烏龍茶做法,以后傳入閩北和臺灣?!绷頁妨峡甲C,1862年福州即設有經營烏龍茶的茶棧,1866年臺灣烏龍茶開始外銷?,F在烏龍茶除了內銷廣東、福建等省外,主要出口日本、東南亞和港澳地區(qū)。
- 為最佳答案評分?
-
好 100% (1)
-
不好 0% (0)
- (目前有 1 個人評價)
其 他 回 答共5條
1樓
按《中國茶文化大辭典》記述:
“①青茶,又稱烏龍茶,為六大茶類之一,成品茶綠葉紅邊,香味芬芳特殊。產品按地域和制法特點分有武夷巖茶、閩北青茶、閩南青茶、廣東青茶、臺灣青茶。
②烏龍茶類包括福建、廣東、臺灣所產的總稱。閩北烏龍、安溪烏龍、廣東烏龍即為烏龍茶樹品種鮮葉加工的產品名稱。
③閩南青茶產區(qū)以安溪為中心,包括永春、漳平等地,有鐵觀音、色種、水仙、佛手、烏龍等。
④安溪烏龍產于福建安溪,以烏龍種鮮葉制造的烏龍茶”。據《中國茶經》記述:“中國茶類可分基本茶類和再加工茶類。基本茶類包括綠茶、紅茶、烏龍茶(青茶)、白茶、黃茶、黑茶六大茶類。
知識庫標簽:
|列兵
2樓
烏龍茶是咱們國家的六大茶類中的一類,屬于半發(fā)酵茶,介于不發(fā)酵的綠茶與全發(fā)酵紅茶之間的一種,它具備了綠茶不發(fā)酵的清純,清香,綠葉,同時又具備了全發(fā)酵紅茶的滋味的醇厚,耐泡度。所以也可以說烏龍茶是介于紅茶與綠茶之間的一種茶!
知識庫標簽:
|列兵
3樓
一般而言綠茶是不萎凋不發(fā)酵;黑茶則是不萎凋后發(fā)酵;而黃茶是不萎凋不發(fā)酵(黃茶是殺青后悶黃再補足發(fā)酵的);白茶為重萎凋不發(fā)酵;青茶、包種茶、烏龍
知識庫標簽:
|列兵
我來回答這個問題
立即登陸回答獲取會員積分,提高用戶級別